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轉貼][分享] 想要聽聽大家對於念博士的看法

也許是逼近畢業的關係,總會開始回想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今天剛好看到一篇文章,讀完之後覺得滿值得分享的,於是就轉貼過來這裡。

老實說,能想東想西還真的滿不錯的,不過前提是在吃飽喝足的條件下。許多人因為現實考量放棄了夢想,所以說自己能走到這一步是真的很幸運。當然這真的得感謝一路走來支持我的每個人。

最近的另一則新聞關於一位華裔數學家的數學定理的期刊論文(請見這裡),讓我更有感觸。未來如果有幸完成學位,我覺得自己靠得不會是這顆腦袋,而是堅持不放棄的意志力以及每次挫敗都打不死的求生意志(又稱『蟑螂精神』)。就如同發明大王 愛迪生的名言:None of my inventions came by accident. I see a worthwhile need to be met and I make trial after trial until it comes. What it boils down to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簡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共勉之。

原文出處:http://www.ptt.cc/bbs/PhD/M.1370700995.A.1D6.html
(重新排版)


你如何確定你喜歡研究工作? 
- 你最愛談的就是研究?
- 無時無刻都在想研究上的問題,甚至有時會失眠?
  你曾為研究工作做過最超過你自己舒服界線的事情是甚麼? 
  你願意做出多大的犧牲?
- 為了多一點時間能專心做研究, 改掉很多混的習慣並且放棄與朋友鬼混的時間?
- 為了得到一個非自己專業領域的答案, 跑去參加一個非自己領域的會議, 並勇於問人?
- 只要得到答案, 就算不會的東西, 也死命要學到會.
.......
你認為的研究工作是如何?
還是你只是喜歡研究生活的"表象"?

喜歡想事情, 學東西, 找答案, 是人的天性, 很好玩, 乍看研究工作好像就這麼單純.
但喜歡和職業, 差別還是很大的.
職業的意思是你願意承受職業的紀律與要求, 你一直要把你的頭腦保持在很好的狀態, 並且不時要把自己逼到超越自己本來舒服的程度, 即使自己有時狀況不佳, 還是要擔負起該做的責任.

因為你還要對很多人負責. 也要做很多衍伸相關的事情, 例如教書, 找錢, 經營一個研究團隊, 做服務, ... 並且喜歡其他也是這樣子的人打交道, 靠這個來吃飯.
你有多大的熱情與意願下多大的承諾? 即使最後不是你理想中的教職, 你也覺得有機會這樣在知識的荒野中探險開創, 這樣的人生經驗非常值得, 你願意為這個志業努力奮鬥, 不管最後是在哪個位置.

你覺得不試你會後悔, 那你就可以考慮念博士班, 走研究的路.

打個簡單的比方來講, 喜歡運動, 和變成運動員是兩回事.
每天運動一小時和每天全職都在把自己的體能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是兩回事.
當運動員要忍受的運動傷害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太多了.
你只是喜歡沒事常常運動, 還是你真的認可投入運動生涯 對你的人生還有對整個社會都是有意義的?

我看到是很多跟我說喜歡做研究工作的學生投入"業餘的條件, 承諾與努力", 卻幻想著"職業的結果". 看不出行動上他們真的真心誠意多熱愛研究工作. 多半重視"目的"勝於"過程", 誤解研究生活的本質.
舉些例子, 只數 P 或 IF, 而不重視研究問題的必須性, 或不看更大的圖像. 或者我看到版上討論挑選老闆的時候, 算計老闆有多"大頭", 多有"人脈". 但我看許多研究生時, 卻怯於跨出自己的實驗室認識人, 去參加研討會就只跟自己實驗室的人混在一起.
自己都不建立自己的人脈了, 但會算計"人脈"這件事.

其實很多"大頭老闆"是發自內心逢人喜歡討論研究, 對人很謙虛, 所以容易交得知音.
還有認識人是一回事, 最後真正有用的是"贏得別人的尊敬".
所以你真的很喜歡跟這群熱愛學術的人在一起嗎?
大家一起開會時, 交換彼此最新成果時, 你能否很真誠的與這些人分享? 不卑不亢.
所以確認自己是不是喜愛研究生活的一環是你是不是喜愛在這裏面的人, 認同他們的生活態度與方式.

撇開人, 回到研究本質, 做研究的最大本質是挑戰未解的問題, 所以常常要在一堆混沌中釐清方向.

第一是, 當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如何從這裡問一個好問題.
還有你要檢視解決的問題有多重要?
你的重要只是因為大家都在做, 所以你以為重要, 還是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問你自己的問題, 有洞見的選擇一個在你能力範圍內, 你認為可作可長可久的一系列的研究, 並且經過長久的累積研究能造成人類知識增長.
你能說服你的同儕你做的研究的重要性嗎?
做研究常常是問完問題了, 接下來是連解答存不存在都不確定, 你如何找解答?

當你著手開始找答案, 得到一些 data 了, 你如何驗證你的 data 的可信度與準確性.
最後你如何解釋你的 data, 如何從你的 data 引申出下一步工作 ...
當這一些都很不明確時, 你有能力去抽絲剝繭釐清這一竊, 並且接受這樣的壓力嗎?
你願意花多大力氣去思考你研究工作的價值, 自己找到定位, 證明你的工作的正確性, 當別人來挑戰你的研究時, 你的研究能接受考驗嗎?

我看過很多學生, 光是在檢視自己答案的正確性這部分就很被動了. 以為有個 data 出來就是做研究了. 可能有這樣的誤會, 所以可能很多人以為研究工作比較輕鬆... 

我常覺得如果研究工作做得很好的人, 即使時不我予, 找不到理想的教職, 也是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我想不出業界不會願意雇用一個, 分析思考能力強, 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 表達有條有理, 學習力強, 有辦法從零到有的人才.

更何況, 一旦有博士學位, 世界就是平的, 你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工作. 並且總是可以把自己未來的職業當作一個研究題目, 找到解答.

其實當你重視本質時, 到底出國念, 幾歲念, 這些都不是必須條件.
並沒有一個定律說只有三十歲以下出國唸博士班才能做出好研究.
要找答案的能力與自信的最重要動力來自於你自己心中, 不是外面.
外面提供的只是一個訓練環境與機會.
但這個過程不容易, 不可能只靠自己, 所以有個好的 advisor 和支持研究的環境才能幫助你變成更好的研究者.

不要盲目相信只有外國的教授和研究環境才能成為走研究之路, 有時到了國外, 你能得到的機會反而比留在國內還少.
要自己睜亮眼睛,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且有很好研究風範的 advisor, 並且他的 style 是你學的起來的, 這樣才是開啟自己研究之路的好方法.

我覺得好的博士訓練是很棒的人生經驗, 有人提供你錢, 讓你在知識的領域上挑戰你自己, 把自己磨練成一個更好的人.

It's a very good deal.
(除了學術界, 業界也有這樣的地方, 例如我同學在台積電也有這樣的際遇)

我個人的博士生涯是我求學生涯中最愉快的一段時光.
即使少賺了很多錢, 我覺得這些經驗不是錢買的到的.
如果再重新選擇, 我還是會選一樣的路.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每個人的研究之路也都很獨特.
你有多好的資質, 多大的熱情, 多深的本, 和際運, 版上的人都不知道.

你可以用好研究的方法來獨立思考這個問題,

祝福你找到你的答案.

Carlo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2013熱浪襲英

最近連續接近兩個星期的高溫,已經把英國人各個都曬得紅通通的。
而且每天的天空都像是沒有遮蔽的蒼穹,完全無法阻擋炙熱的太陽。

這塊草地已經兩個星期沒有受到雨水滋潤了,都快燒起來了。

除了那顆早上五點上班,晚上九點才肯走人的太陽以外,
氣溫也因為連日日曬而飆上27,28度。


雖然無法跟台灣的夏日高溫相比,但是也足以讓平時『冷漠』慣了的英國人汗流浹背了。
話說回來,也由於天氣實在太好,導致靠近海邊的旅館大爆滿,除了週末一房難求之外,平日也是滿房的狀態。

可惜的是在這北方的國度,電風扇或冷氣並不風行。反而暖氣是必備的空調設備,礙於高溫的緣故,又不能開暖氣,大家只好把門窗打開通風,以求一個涼快的空間。
這時候,旁邊放一支電風扇就成了人生的一大享受呀!

順帶一題,暑假是整修房子的大好時光。利物浦大學新蓋的學生宿舍已經越蓋越高了(應該還有一半還沒蓋上去吧!),預計明年就可以完工啟用。預估蓋完之後可以提供一千多間套房給學生。
只能說,現在學生越來越好命了,想當年,學校根本沒有這些套房式的宿舍可以住,一間還可以的套房也就這樣度過了一年。


說實在的,我倒希望學校多蓋圖書館或是研究中心,抑或是開闢個操場也好。
運動中心(Sports Centre)實在是需要大一點的空間與多一點的設備呀!


Anyway,我在這裡應該也不會待很久了,未來的事就交給未來的人去決定吧!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能有機會重遊此地,跟兒女們訴說我的陳年往事囉!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我看第24屆金曲獎台語女歌手爭議

今年7月6日台灣舉行第24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頒獎典禮,多虧了Youtube的現場轉播,讓遠在英國的我能夠即時地觀看這場典禮。
雖然離開故土已經一段時間了,也有點跟不上現在流行音樂的腳步,不過入圍名單中仍然看到了不少老面孔,而近幾年每年都會來參加利物浦音樂節的樂團也榜上有名,更增添了我想看的意願。


話說這『利物浦音樂節』,是被我們戲稱為金曲獎入圍名單的保證班,往年被推選出來表演交流的團體有很高的比例都會入圍當屆的金曲獎。也可以說派出的樂團都是當年引領風騷的熱門團體。

不小心略過了星光大道的部份,從典禮開始到結束一直持續關心得獎的專輯與歌手。
其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最佳台語女歌手』的這個獎。
說是爆冷門也好,說是創新也好,只不過就如頒獎前各大樂評的預測一樣,怎麼想也算不到會是『李婭紗』最後拿起獎盃。

果然隨後就有許多網友以及新聞報導這件事情。當然由於她敏感的身份,因此也多了幾分煙硝味。其實我比較想問的是『為什麼是她?』而不是其他入圍歌手。

就如許多網友說的,她的台語歌裡面有不少字的咬字是含糊不清的。至於歌聽起來是不是好聽感動人,我想聽音樂這事情是滿主觀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在此還是暫不討論。
我想表達的是對於唱歌發音咬字這方面的專業度。還記得多年前,黃舒駿在台大舉辦的校園歌唱大賽上,賽中對所有參賽選手的某一段評語,就是咬字不清。當時他表示,他不大懂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把『就這樣子吧』說成『就降子吧』,反映在唱歌上面,就變成了發音咬字含糊不清楚。

也許這是近年來的流行唱法(?),又或許是起因於周杰倫的影響(?)。不過我個人倒不認同應該將這樣的個人特色當成榜樣來效法。當然,更不能認同這些金曲獎的評審能將這樣的唱法以容忍輕忽帶過。

不過話說回來,給一位歌手的表現來評分可以有很多方面,然而我自己想破頭依然無法得到『為什麼是她』的解答。或許就如陶子所說的在背後其實有許多因素在操控著,真希望坐個時光機去未來聽聽她說出的內幕會是什麼。

有時想想,真不知道金曲獎還會辦幾屆?如果越來越多音樂人都不願參與這個獎的話,這樣的金曲獎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意義?撇開這份獎金來說,專輯能賣多少錢、歌曲受不受歡迎似乎才是唱片公司最在意的。就如同頒獎人蔡振南在台上說的:『得獎的恭喜,沒得獎的沒關係,過一個禮拜就忘記了。』

是啊!下個星期我大概也忘了誰得了什麼獎,然後繼續搜尋著屬於自己品味的歌曲。

希望這句話不會變成金曲獎的悲哀~

最後,恭喜猴子飛行員(Monkey Pilot)獲得最佳樂團獎。雖然我個人也是Mazka的歌迷,不過還是很榮幸地能買到猴子飛行員的親筆簽名專輯。


喝啦喝啦!Let it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