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轉錄]申請海外名校成績不是最重要標準

轉錄自北京新浪網新聞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30/8177388.html


  把握時間節點是關鍵  有特長、創造性思維學生更受歡迎

  2013年秋季留學申請進入高峰期,上周末,幾場大型的留學展在廣州、佛山輪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准留學生和家長逛展。雖然世界知名院校眾多,但不少同學都心裡沒底:現在申請海外名校也越來越激烈,究竟怎樣的同學可以在千軍萬馬的國際學生申請中脫穎而出呢?留學專家提醒,有特別的愛好特長、社會實踐能力強、善于創造性思維的學生,更容易得到海外名校的青睞。
  現場:老外選學生標準另有一套
  近日,一場緊張的面試在佛山舉行,創立于1593年的英國百強名校──斯托尼赫斯特學院校長Andrew Johnson博士,特地從英國飛抵佛山為佛山學子進行了一對一的面試,讓佛山的學生真實地體驗到英國傳統名校原汁原味的面試。
  與國內的面試不同,校長並沒有提出高深的問題,衹是問學生中意什麼科目,有什麼興趣特長,對未來有什麼想法等等。
  “沒想到國外校長的態度這么親切和藹,讓人有種被尊重的感覺,本來很嚴肅的場合變得輕鬆愉快。” 高一學生陳曉彤感嘆道,平時上課的時候,老師偏向以嚴肅的問答為主,讓學生有被“審判”的感覺,但這次面試,校長鼓勵學生自己去說自己的想法。面試中陳曉彤告訴校長,自己的愛好是彈鋼琴,也曾經堅持學習了四年的鋼琴,但是因為學習壓力繁重而放棄了,校長表示惋惜之余,也鼓勵她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初二的李元昊同學則表示,面試時都能聽懂校長的提問,但在回答時反應不夠快,也對自己想回答的答案不夠自信,以後還需要加強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校長經常會問同學們喜歡什麼科目,很多同學都會說喜歡英語、語文、數學這些我們認為的主科,但校長Andrew Johnson博士更喜歡學生回答說喜歡科學、地理、藝術等。” 留學顧問梁小姐表示,海外的學校,特別是歷史悠久的學校,一般都有一項比較突出的辦學特色,例如某項藝術、某項運動等等,招收國際學生時候,也偏向挑選有這些特長和愛好的同學。“這次佛山的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受到校長的表揚,但交流還是不夠深入。” 親歷了面試過程的資深留學專家袁婭女士建議佛山學生,在關注學習成績之外,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綜合能力。“這些都是國外名校最喜歡的。”袁婭說。

  探究:什麼樣的學生能夠脫穎而出?
  隨著出國留學人數每年成倍增長,但想申請到海外名校的一席之地並非易事,而要獲得與自己發展相符的心水名校OFFER更是鳳毛麟角。到底怎樣的學生,才能在千軍萬馬的國際學生申請中脫穎而出呢?資深的留學專家總結歷年的經驗,有抱負、有特長的學生更受國外學校的青睞。
  有理想、有抱負的學生
  “在目前成績成為唯一衡量學生好壞標準的環境下,中學生們普遍失去了對於遠大人生目標的追求,在衹注重學術成績的過程中,缺乏一盞指引人生理想的明燈。”袁婭表示,海外院校十分看重學生是否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因為國外的高等教育,是需要培養研究型的學生,而這個過程是非常艱辛的,他們覺得衹有有理想有抱負的學生,才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迎難而上。
  來自佛山的肖同學,從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職業的高爾夫運動員,除了日常艱苦的訓練和比賽,她還到美國參加高爾夫集訓和夏令營,就是這樣孜孜不倦對理想的追求,好幾所以高爾夫聞名的美國學校向她投來了橄欖枝。

  創造性思維的學生
  “國外的課程,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南海一教育中心的負責人Glen Williams介紹說,例如數學科,國外與國內不同的地方在於,不但要求學生得出題目的答案,還要求學生知道怎么得出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這個題目在生活中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等等。“國內的學生可能看到題目就自己埋頭解題,但國外的課堂要求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其中,學會溝通和分享,學會用創造性思考問題非常重要。” Glen Williams說。
  “其實國外教育最強調的兩點,一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二是去哪裡找到需要的信息。”業內人士陳錦華教授表示,同學們在申請學校時候可以更自信、更積極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特長突出的學生
  個人特長,也是海外院校非常看重的部分。“9月份剛剛有一位同學得到美國聖拉菲爾學院的錄取,成為這個學院錄取的首個中國學生,而學校看中的就是這位同學的芭蕾舞特長。”一位留學顧問馮小姐介紹說,這所私校有一支歷史悠久的芭蕾舞隊,以前從來沒有招收過中國學生,申請時候把這位同學的學習芭蕾舞的經歷,和比賽時候的DVD,以及鋼琴9級的證書與申請材料一起附送,學校對這位同學非常欣賞,很快就發了錄取通知。

  提醒:把握好申請時機
  10至12月份期間,是學生完成網上申請的時期,要完成相關材料的寄送以及語言成績的官方送分。特別提醒DIY申請的同學,在完成這部分工作時,細心和耐心非常重要,網申表格通常有15頁左右,填寫完畢後在用信用卡付費的同時正式提交,然後,成績單等其他補充材料的遞送需要在學校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材料遞交完畢後,還需要不斷和學校進行材料的跟蹤。如美國大、中學校的遞交材料的截止日期是12月15日,現在開始已經是最好的申請時機。英國以牛津、劍橋為例,一般在第二年的1月份就沒有位置了。

  個人陳述莫浮誇
  申請材料的準備重點都放在個人陳述及推荐信上,個人陳述中包括學習計劃、學習目的及未來事業的發展計劃、個人綜合素質優勢及社會活動經歷等,名校的申請中還應該重點突出為什麼要申請該大學的該專業。推荐人則應讓具有權威性的專家或了解妳的人來出具。雖然同學們的材料都是從這幾方面展開的,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要深層挖掘,突出自身特點。有部分中介機構會幫忙修改個人陳述,但注意修改都要從實際出發,切勿誇大其詞,因為招生官會“很天真”地認為妳所陳述的都是事實,然後到面試時候才發現與事實不符,被認為是“欺詐”的後果很嚴重。

  實踐經歷:看重奉獻、熱情和參與度
  國外大學很重視留學申請者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果在個人陳述中妳有很好的社會實踐經歷,將會為自己增色不少。很多申請者雖然專業成績或者語言成績算不上太好,但是因為有著出色的社會實踐經歷,而被名校錄取。在如今國內繁重的學業下,怎樣為出國留學準備實踐經歷呢?

  招生官評估:奉獻、熱情和參與度
  在申請留學的個人陳述中,不少同學都會提上社會實踐這一項內容。資深留學顧問提醒,招生官員在評估學生的社區工作中,最看中的三點:奉獻、熱情和參與度。例如花10天去災區服務幫助災民的行為價值大於為災民捐款1萬元,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是金錢無法買到的,更能證明學生對該活動的誠意。又如堅持4年在一個戒賭所服務的學生肯定要比利用暑假一個月去服務孤兒院的學生更能打動招生官,因為熱情和持久性很重要。從屬於某組織的一員並沒有什麼優勢,重要的是自己為社區付出了多少,是否是自己從社會某一問題和現狀而自主啟發的一項活動。
  “例如很多同學都會提到自己做班干部,但是班干部的職位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妳從這個崗位的服務中得到什麼體會,改變了什麼想法,收獲了什麼經驗等等。”佛山市留學人員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另外,在申請中,有的學生可能會列出五到六項曾經參與過的課外活動,其實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學生需要積極展示的是在這些活動中的參與程度。
  他是這樣準備的:自組社團鍛煉能力
  黃宇豪同學A-LEVEL成績已經考了數學和高數兩個A+(比A高一級)的優秀成績,第一次雅思成績也已經考了6分。具有豐富經驗的國際班的指導老師表示,黃宇豪有很積極的社會實踐經歷,這也將幫助他在名校申請中更有優勢。
  “我本身對經濟比較有興趣,希望申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從學校的官網中看出要求學術性比較濃,就一直思考有什麼實踐活動可以加強學術性方面的實踐。” 黃宇豪告訴記者,去年6月在參加夏令營的培訓中,接触到“數學與金融建模”的課題,感覺非常有趣,回到國內就一直思考能否繼續深入這方面的研究。黃宇豪說,找到目標後他就開始大量收集JA經濟社的資料,還到有舉辦這個社團的兩所學校去取經。
  “JA經濟社要掛牌,首先要請學校的一位老師到廣州接受一天的培訓,有指導老師才能成立。能否請到老師就是一衹攔路虎。”於是,黃宇豪就鼓起勇氣,厚著臉皮,遊說自己的科任老師當指導老師。幾次碰壁後,黃宇豪終於成功動員了一位年輕的老師作為指導老師。“第二步是動員同學參加。” 黃宇豪說。
  從籌辦到開展活動,JA經濟社團活動是黃宇豪重要的一筆社會經歷。黃宇豪的指導老師表示。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2008-09利物浦大學MSc工程碩士課程回顧-2


以下是我念在利物浦大學念MSc碩士班時的第二學期的課程心得:


1.Applied CNC Machining
看到這個字『Applied』就知道這是一門十分應用的課程。
CNC machining在機械製造業裡的用途很廣,這也是一門混合著製造、力學與實作經驗的學門。
這門是由系上的Prof. Hong邀請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曼徹斯特大學)機械工程系的Prof. Hinduja來授課。
首先是了解CNC 的code,需要分別完成lathe(車床)和milling(洗床)的兩份code作業。
這門課也有提供機器供學生觀看實際刀具的路徑與程式碼的讀取。
後半段的課程則是了解CAM的模擬如何找出最佳的刀具路徑以及選擇合適的刀具與馬力(power)。
一共需要交4份作業。
由於我個人對製造這方面不感興趣,因此學起來也就心煩氣噪,其實我這堂課還滿混的......

2.Appli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同樣的,『Applied』代表著『應用』,也就是說這門課是有限元素法的應用。
所以有限元素法的理論也就不會在這堂課裡教授。(其實在第一學期就已經有一門Finite Element Method學過了)
同樣地,一共要交4份報告。

第一份作業是探討材料Buckling的問題。(Geometrically nonlinearity)
第二份作業也是探討Buckling,但是這次是改變材料的參數(nonlinearity beyond yield point)
第三份作業則是熱傳的問題。(Thermal efficiency of fin structure)
第四份作業則是流場的問題。(Orifice-place flow)

這些問題都可以用FE model去分析,但是教授要求分析FE model的準確性(包括建模的mesh、參數的設定...等等)與描述這類問題在工程上的應用。
我個人還滿喜歡這樣的作業,但是想當然這會很花時間,也會耗掉很多精力。
很不幸地,第二學期的報告作業排山倒海而來,我只好選擇放棄一些比較進階的探討,
還滿可惜的,不然應該可以學到很多。

3.Composite Material『複合材料』
顧名思義,這門課介紹各種複合材料---fiber & matrix 的種類、製程、應用、測試方法、簡易的材料理論。
由於是與大學部的學生一起上課,考試(佔90%)並不會很困難,連作業(只有一份,10%)也是所有作業中最簡單的。
只是上課時間比較奇特一點,星期一的第一堂與星期五的最後一堂,可以當作一個星期痛苦的起頭與忙碌的結尾。

4.Smart Material
這門課也是屬於材料的課程,主要介紹一些transducer(如LVDT、Piezoelectric sens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等等)以及積體電路的製程(MOS),MEMS & NEMS,還有記憶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最後簡介生物材料(DNA)以及其應用(如DNA chip)

well...今年老師換了方式考試,對於碩士班的題目選擇了比較殘忍的考試方式:申論題。
其中也有些計算與描述製程等等的小題,但是要答題就必需要真正把這些知識融會貫通才行。
準備起來很痛苦,但是絕對會永生難忘,不知這該是good news還是 bad news?

5.Systems Simulation
承襲上學期的『Systems Modelling』這門課仍然要使用Matlab的Simulink來完成作業。
這門課今年只有兩份作業,一份是建構一個稍微複雜的單擺系統,並且調整變數使得擺錘能達到Critical damping的行為。
第二份作業原本是模擬內燃引擎的功率輸出,(Combustion gas, Entropy等等都有nonlinear的行為)
但是大概是由於我們都忙於其他課程的作業,
最後老師簡化這份作業到十分簡單的地步,讓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容易完成。
不得不說:Dr. Shenton真是一位大好人...


6.Research Skills and Project Planning
這門課是讓學生為接下來第三學期的論文做準備。
首先有幾門lectures說明一份Technical Report需要包涵什麼部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學校提供了哪些幫助我們做研究的服務。
然後學生們需要選擇四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分別由系上各個正在進行相關研究的老師來授課。
最後完成一份(一共四份)Technical Report。每份作業佔成績20%。
今年的要求是3000字的report,不過圖表約可以換算成200~300字,縱然如此,寫3000字報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3,000X4=1,2000,哇...回頭想想,自己竟然寫了這麼多字)
剩下的20%則是寫自己論文的Literature Survey。(也算是論文偷跑吧...)
大約在5月中就可以知道自己的supervisor是誰,論文題目大致是什麼。
(系上會讓學生選擇題目,如果學生本身有想法,也可以提出給系上分配supervisor)
我自己是大約1~2weeks就會約見supervisor一次,
建議讀Literature早點開始比較好,我們大部分都對研究主題並不是很了解,
因此大量閱讀paper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尤其在吸收這些知識的同時,腦力可以激盪一下,有時候還可以找出這個領域裡面值得研究的題目。
而這些都必須寫在期末必需要交的Literature Survey裡面。

7.Management of Design(選修)
我這一學期選修這門課。
這是一門教授設計流程的課程,除了老師的筆記以外,還需要另外閱讀兩本參考書和一份Standard。
(BS 7000, Engineering Design, Total Design)
對於碩士班的學生來說,成績的10%是要交一份作業,作業內容就是比較這三種Design flow的差異。
因此早點開始唸書(我是從學期初就開始念其中一本),寫作業時才不會覺得壓力很大(同時要念三本書有點困難)
這門課可以了解設計的流程,產品從市場分析-->PDS(Product Design Sepecification)製作-->概念設計-->細部設計-->產品銷售與回收

我個人覺得如果有點相關的工作經驗(業界),會對設計的流程比較有感覺...
否則會覺得好像在念天書,畢竟這些條文、規則寫得都十分虛幻,卻又十分實用。(業界的設計流程)
不過就一個工程師而言,要碰到產品設計的前端(如PDS)比較困難,因此這門課我也只好硬著頭皮把它整個背下來。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2008-09利物浦大學MSc工程碩士課程回顧-1

當年2008年我來到利物浦這個城市攻讀的第一個課程就是

"MSc in Aerospace and Mechan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雖然距今已經四年有餘了,但是好像還沒有從台灣來的學弟妹們接走我手上的棒子。
希望在我離開這裡以前,能夠再出現一個拿Distinction的碩士班同學呀!



那麼我就來提供一下當年我讀的碩士課程在第一學期的課程內容好了:

1.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Multimedia(必修)
這門課跟專業完全沒有關係,是教導學生如何進行產品的企劃.
會跟同學們組成一個小組,從產品的規格設計到工業設計,最後停在快速成型的設計階段前.
如果曾經在業界工作過的話,應該會比較清楚這堂課在學些什麼.
如果沒有相關經驗,也是個很好的職前訓練.以免將來進入業界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

2.Computer Aided Design(必修)
這門課簡單的說就是教你學會Pro/Engineering.
如果已經會了一部分的話,那恭喜你這門課可以比較輕鬆.
如果沒有學過,那真的很痛苦,畢竟Pro/E要在一個學期內學起來用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當然除了CAD軟體之外,還會要求用Pro/E設計產品.
從零件到組裝以及出2D圖面,也是要用Pro/E這軟體來操作,
相關的基本知識上課不會教,
因為是Master等級的課,所以如果不曉得這些步驟要注意哪些細節,可能要自己去研究瞭解.

3.Explosion Hazards(必修)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學這門課要做什麼.
這是一門教你如何計算爆炸所產生的破壞力.
應用基本的材料力學公式和爆炸學裡的經驗公式,計算建築物受到的各種應力.
就當作複習材料力學好了......

4.Systems Modeling(必修)
簡單的說,這就是學校學的"自動控制"
不過沒有很複雜, 只有教你畫出流程圖, 並且使用Matlab去測試流程圖.
滿簡單的, 只有採用幾種簡單的系統. 講的也不會很深入,(可能要留一點給下學期講吧^^),
連Bode plot及Stability都沒提到.
老師不會說在幹麼, 所以有許多同學也學得霧煞煞.
要對自動控制到底在幹麼有點概念才行.

5.Laser Material Processing(必修)
這門課就是本校的精華啦...還為此開設了一個專門學LASER的programme...
上課就是介紹各種雷射的原理與應用.
一星期要上三小時的課,中間除了老師在台上演講以外,還有同學們的討論.
老師會出一些問題讓同學們交換想法,大部分的問題都跟LASER有關.
不過我覺得問題有點沒深度,反正就當稍微來點腦力激盪.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許多開給MSc的研究題目都跟LASER有關)

6.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必修)
就是所謂的"有限元素法".
這裡不會講到很深入的變分理論.
純粹從材力的問題下手,取element,算shape function,找stress和strain.
一學期有兩個作業和期末考.
要用ALGOR這個有限元素軟體做作業.給研究生的題目比較有趣一點:
第一個作業是設計一座最輕的橋橫跨一條河,河的寬度和橋的高度以及建材都有規定.

請用ALGOR驗證你的設計.
第二個作業是用ALGOR分析一個轉動的光碟的應力分佈,
要說明你所採用的元素以及模擬跟解析解之間的差異.
這門課很多人修,但是也當得很兇,聽一位香港同學說,

去年老師就當掉全班的一半,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7.Management of Product Design(選修)
這門課與下面那門課二選一就可以了.其實兩門課上的是大同小異.都是偏重管理方面的.
我自己是選修下面那門課,這門課只去旁聽了開始的幾堂.
那幾門課是在講Poter的STEEP分析和五力分析.之後的課就不知道在說什麼了...真是抱歉...

8.Manufacturing Strategy(選修)
我選修了這門課.這是一門講授如何當一個工廠的老闆.
除了要管控工廠的流程以及材料加工的時效外,還要注意產品的生命週期與公司的競爭力等等.
其他部份(如財務,銷售,人力資源等等)不是這門課的重點,
主要還是要瞭解有哪些策略可以讓工廠的產能最好.
算是非工程領域的一門課,給腦袋另一個衝擊.
畢竟以後工程師當久了,也是有機會當上主管的.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事情,還真的滿有趣的!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自動控制(Automatic Control)概論-3

這一節我們談一談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

一講到科學史,就不得不提到偉大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他在『政治學』(Politics)的第三本書(Book III)當中說道:[1]


". . . if every instrument could accomplish its own work, obeying or
anticipating the will of others . . . if the shuttle weaved and the pick
touched the lyre without a hand to guide them, chief workmen would
not need servants, nor masters slaves."

簡單翻譯一下,大意是說:
" ...如果每樣器械都能完成它自己的工作,遵循甚至預知其他物件的意念...如果梭子能穿梭來回編織並且撥弦器能波動里拉琴而不用手來引導它們,主人就不再需要僕人,也不再使喚奴隸。"

這大概就是『自動控制』這個概念的起源了吧!

由於這門學問可以算是應用數學裡的一支,因此之後隨著數學理論的發展,控制理論也就漸漸走向實際應用。雖然說人類在許多地方用上了控制的概念,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西元1769年工業革命時瓦特(James Watt)的離心式調速器,用來調整蒸汽機蒸氣的流量來維持引擎的固定轉速。[2]
而隨後James Clerk Maxwell則研究了瓦特的調速器[3],並開始了控制概念上的理論研究。隨後他在1868年發表了控制調速器的文章[4]。而Maxwell的同學Edward John Routh在西元1877年則分析了實驗結果並發展出控制穩定性定理。於西元1895年,Routh與Adolf Hurwitz證明了他們的穩定性理論並從此被命名為Routh-Hurwitz穩定性定理。而在稍早於西元1892年,俄國數學家Aleksandr Mikhailovich Lyapunov則發展出非線性系統的穩定性理論。

從這時候開始,控制理論的發展進入『古典控制』的年代。
古典控制的理論發展圍繞在簡單的控制系統,期間Nyquist(1932)與Bode(1945)以及Nichol(1947)對於系統穩定性的研究奠定了古典控制理論的基礎。而後又有W. R. Evans提出的根軌跡法,使得古典控制在理論上更為完善。

大約到了西元1960年前後,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科學家們發現上述的控制理論不再能應付複雜的武器控制系統。真實的系統還包括了未知的干擾與真實系統的非線性性質,一個新的控制理論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了。這個新的理論主要建築在狀態空間(state space)的概念下,例如Kalman發展出的濾波器(filter)方法與系統的觀測性(observability)和可控制性(controlability)的分析,可以有效控制外來雜訊的干擾,使得控制理論可以處理更複雜的問題。除此之外,這期間發展出來的理論還有Bellman應用動態規劃法(dynamic programming)來處理狀態空間中的複雜控制問題,更開拓了最佳控制(optimal control)與適應控制(adaptive control)的領域。隨後Pontryagin應用了他的最大值理論解決了時間最小化的最佳控制問題。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控制理論也都以狀態空間法為主。主要原因是狀態空間法提空了一個系統更多更深入的觀測,同時也可以處理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multi-output)的控制問題。而我們一般也將這段時間以空間狀態法的理論統稱為『現代控制』理論。

然而到了西元1970年代,科學家們重新檢視了系統不確定性的問題。同時有些研究開始重新再回到古典控制的計算,而不再使用狀態空間法。例如在西元1976年Youla將傳統控制最佳化理論應用到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同時Rosenbrock、MacFarlane和Postlethwaite也分別在西元1974年與1977年將傳統Nyquist穩定性法則推展到多輸入多輸出系統。於是由Doyle、Safonov與Athan等人所發展出來的強健控制理論就此展開。從1970年代到今天,在理論發展的歷史上,我們統稱作『後現代控制』(post-modern control)時代,這時候的理論發展主要著重在古典控制理論的推廣,並加入許多現代數學理論的應用,來處理現代日趨複雜的控制問題。近年來在理論的發展上,非線性控制、模糊控制與網狀控制等等控制方法上的實際應用與數學推導都有所突破,這都要歸功於日趨快速的電腦運算的輔助。

不論是哪個時代的何種控制理論,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受控物能依照預定的步驟達到目標。
而控制理論的發展其實還是要仰賴數學理論上的突破。
說來說去,最後還是回歸到『數學』這門學科上面。
還真應驗了數學家高斯說的話:『 Regina Scientiarum (數學是科學之母)』啊!

References:
1. Bennet, S., (1979) A history of control engineering 1800-1930. IEE Control Engineering Series 8, Peter Peregrinus Ltd., London, 1979.
2. http://www.psychology.sunysb.edu/ewaters/552/PDF_Files/ControlSystems.PDF
3. http://140.78.137.200/ifac50/Project_G/Control-Theory-Timeline.htm (not available)
4. Karl J. Åström and Richard M. Murray (2008). Feedback Systems: An Introduction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ISBN 0-691-13576-2.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利物浦的天氣

利物浦是個海港城市,天氣可是千變萬化。
有時早上是個晴天,下午又開始刮風下雨,到了晚上可能又是晴空萬里,明月高照。


這是10月初利物浦的天氣預測圖。
可以看出典型的英國氣候:一天下雨,一天大太陽;或是一天又下雨又太陽的。

所以,這裡的人們大多不愛帶傘,一方面是因為風大撐傘不方便,
一方面也是氣候說變就變,很難拿捏。
因此,最方便的穿著就是外衣上面多個連身帽子(Hoodie)。
一到下雨就可以把帽子拿起來帶,出太陽又可以把帽子拿下來。
這樣的設計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因此在許多知名的服飾品牌當中,有許多比較休閒的西裝外套或大衣,
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設計。

不過由於這樣的造型也會讓旁人難以辨別臉型,因此就成為不少有心人犯罪的最佳裝扮。
在英國,許多不良青少年就時常身著這樣的裝扮。
(英國青少年的問題滿嚴重的,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因此晚上走在街上若遇到穿著這樣裝扮的人,最後避而遠之,以策安全。
英國將這些常惹麻煩的人稱作『hoodigan』。

不論如何,要適應英國天氣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路上的人怎麼穿。
剛來利物浦的或即將要來利物浦的同學們,
行李裡面如果沒有一隻強壯的雨傘(高爾夫球賽用的那種)的話,
那就把所有的雨傘都放在家裡吧!(因為這裡的風會把雨傘都吹壞的)
另外帶一件能防風防雨又有帽子的防寒外套來吧!
這應該是應付這種英國天氣最實用的裝備了。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國慶日

今天2012年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建國101年週年。
當年國父  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革命了11次才成功建國,
犧牲了無數條生命,總算保住了在亞洲的民主。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那時候的努力,怎麼會有今日富裕的台灣?


不管今日的兩岸情勢怎麼變動,當年的革命先烈功不可沒。
尤其身在國外,更能體會到國家的重要。

我想,民主的價值自從建國之後就申植人心,雖然現在政經環境並不理想,
但也不至於成為共產專制的體制,也都要歸功於為這面國旗拋頭顱撒熱血的先烈們。

在這裡小小爆個料,之前同學會某任會長竟然忽視民主的程序公然指派下任會長。
我這老人看不過去,只好跳出頭來主張重選會長。
當然最後不是我當選,不過我想我們之所以跟對岸有所不同的就是民主的素養。
在孤立無援的國外環境,若是忘記了這份難能可貴的民主,反其道而行,實行專制世襲。
那可就真的愧對為這面國旗犧牲奉獻的前人們了!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浮出水面

前些日子沈寂了一段時間,原本時間上比較少空閒,所以也就沒想到要上來更新網誌。
最近研究有些好消息了,所以再次上來寫一些東西。
另外趁著旅英同學總會所辦的第一屆『你心目中的英國』徵文比賽,
把這塊蠻荒之地開墾一下,也順便更新一下自己的近況。

宣傳一下『你心目中的英國』徵文比賽~













活動網址:http://www.bestbritian.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