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回顧與雜想

世界文化遺產之一:Albert Dock

在英國利物浦的生活剛剛超過五年的時間,回想剛來到這城市的羞澀,拖著兩只大皮箱,就在這個曾經夢想過的城市糊糊塗塗地過了一年。同時也東奔西跑地走遍這座不列顛島,大概這是我的研究生生涯當中最快樂的一年,也是我人生落落長的文化衝擊當中的蜜月期。

利物浦市的 Clayton Square

博士階段其實一直很不順遂,大概是自己太鑽牛角尖,對於一向強調獨立主動積極的英式教育來說,我一直覺得格格不入,而我也一直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就這麼跌跌撞撞地走了四年,是的,人生黃金的四年。身邊的同學有的早已服完研發替代役,靠著存下來的頭期款買下了一棟房子;也有同學當資深研發工程師,台灣美國兩邊跑來跑去。好在也有一群也在苦命苦讀的同學,分佈在歐洲美國的實驗室當中,偶爾彼此吐吐苦水,回顧大學時期曾經一起做過的蠢事。

利物浦市議會大樓(左)

再過一個月就要準備回到那個三年已經不曾踏入的故土,感覺有點古怪。這些日子以來,早已漸漸習慣英國人的生活步調以及英國陰晴不定的天氣。偶爾說說笑點很低的笑話,卻可以讓老外開懷大笑;同時也很能在無人招呼的商店當中搜尋自己想買的商品。英國人的許多生活習慣一開始我總是無法理解,比如說:感冒不帶口罩、酒保永遠記得客人點酒時的先後順序…等等。但是久了之後,也就很習慣地跟著大家一起做。這跟我們的文化有著極大的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學習系統上的零散,課堂上的討論方式,同學們私底下的社交活動,聽演講的態度與上台報告的訓練等等。這些年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之間的交流,的確讓我開了眼界。不只是眼睛所見的外在行為舉止,還有大家來自不同背景的腦袋裡的思維。

也許文化的衝擊正在我的生命當中逐漸消弭,而接受了這個環境的我正在享受曾經抱怨、曾經看不起的這個國度。文化衝擊當中的『破滅期』+『理解期』+『恢復期』,似乎在我的經驗當中顯得特別漫長。

利物浦之輪(摩天輪)
這個居住過五年的城市,也在這段期間當中緩慢地變了模樣。當年來時除了一些觀光景點之外,到處都是破舊的紅磚房子,一點也不漂亮,也不像其他的恬靜英國小鎮一般,有廣闊的草原與悠閒吃草的羊兒們。然而現今的利物浦則已經轉變成一個觀光與音樂之城,許多商場一間間拔地而起,伴隨著物價的上漲,這個城市漸漸在脫離以前那個落魄的模樣。

利物浦的碼頭區
經過這麼多年,我總算體會到『選擇離開並不會對不好的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適應環境,並且努力改變這個環境,才能消弭曾經的那些抱怨與不滿,看到人們臉上開心的笑臉。

沒想到可以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學到更豐富的人生經驗,也沒想到自己可以撐過這段難熬的文化衝擊期,現在的我正在準備接受另一個『逆文化衝擊』。我相信以我現在的能力,可以撐起一個家,試圖改善那些不滿與抱怨,也為更多人帶來愉悅與快樂。

Albert Dock 的落日

我還不確定哪時候要回來這裡,也不確定未來會落腳在何處。三年了,我只想回家。
2010年的台北101跨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